• KAZN AM1300 中文廣播電臺     
DJ 介紹

吳娟瑜 被拒絕的兒子

「問他什麼都不回答。」

演講會後,一位壯碩的爸爸把兒子叫過來。

兒子約15歲,唸國三了,卻低聲不語。

「吳老師、妳看,他就是這樣,請幫我們父子溝通。」

兒子有口難言

當我們三個人坐下來時,爸爸強勢無敵明顯地主控全場,我請他去拿個杯水,好讓兒子有個透氣的機會。

青春期的男生欲言又止,我說:「沒問題,我會聽你說。」

緩緩地,低著頭的大男生終於擠出一句話:「我爸爸很──兇!」

拿了杯水遞給我的大個男人,笑瞇瞇地回來了,一臉慈眉善目,怎麼會是兇神惡煞呢?

爸爸重新坐定位置,我把自己的椅子挪靠他的兒子,準備做他的後盾。

「兒子就是不認真唸書,做什麼事都虎頭蛇尾,問他人生有什麼目標,他也不回答……」

當爸爸的數落越多,兒子的頭就越垂越低。

眼看爸爸主導控訴大會,我建議他暫停。

「現在的感受是什麼?」我問了這位兒子。

國中生很少被關心到個人感受,怔了一下。他的爸爸也訝異我的溝通模式,他以為我會加入他的行列,一起勸告兒子要認真求學,要有問必答。此刻那還需要提到「感受」?

爸爸擔心什麼?

晚婚的爸爸,將近五十歲才有這個獨生子,他和老婆的教養方式不同,老婆認為循循善誘、愛的教育,才能啟發兒子自信自立的人生觀。身為爸爸的他卻獨斷獨行,他認定社會競爭劇烈,身為男孩從小必須在鐵的紀律下磨練,才能出人頭地。

國中生在我問過「感受」後,他回答:「很-緊-張」,接著,我請問爸爸:「你的擔心是什麼?」

「這,和我有什麼關係呢?」

爸爸問得好,這一向是父子關係糾結的所在。大人認為是孩子有問題,卻沒想到問題的源頭來自自己。

「請說出三項成長過程中的擔心。」

我不放棄引導的方向,這位爸爸若要和兒子有更好的關係,希望兒子充滿自信、勇往直前,那麼,從自身潛意識裡的恐懼去探討是非常的重要。

在勉強之下,爸爸進入自我探討,他緩緩地說出了三項內心恐懼。

他說著:「小時候,我老爸有根戒尺,他只要一拿出來,我們兄弟姊妹都嚇得發抖;第二個是,我老爸常愛比較,排行中間的我,比不上姊姊會唸書,也比不上妹妹會撒嬌,我和弟弟常被老爸嫌東嫌西。還有……」

爸爸順順地述說,兒子抬起頭睜睜地望著,可能這些家族事,父子從未談過,兒子也沒想過爸爸是有青春心事的。

兒子需要自我接納

「還有……」陷入回憶的爸爸講出了第三個恐懼,「老爸常在家人面前說我──你將來一定不成才。這是為什麼我晚婚,我拼出了兄弟姊妹間最好的成績,我要証明我是成才的人。」

「你有發現自己把這些原生家庭帶來的恐懼,不知不覺轉嫁給兒子了嗎?」

「嗯……」這位爸爸深思一會,他抬起頭,望著兒子說:「爸爸很急,講話很衝,會讓你有壓力嗎?」

兒子點點頭,這次速度比前面快很多,他接著講出了心中壓抑已久的話:「爸爸,我沒有不做,我只是比較慢。」

這樣的時刻裡,父子是沈默,我卻是開心的,我已經看出爸爸願意支持兒子做自己的曙光。成長的路途雖長遠,但是只要願意攜手並進,一切都來得及的。

許多沈默不語的男孩,並不是沒話說,而是長久受到爸爸的語言霸凌、精神霸凌、甚至有的是肢體霸凌,他們和自己的內在形成了失聯的狀態,又如何和旁人溝通、表達感受?

回頭是岸的大人,一定可以看到開始和自己拉近距離的孩子,願意開口了!

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Send this to a fri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