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KAZN AM1300 中文廣播電臺     
無事不登三寶殿

馬鈴薯健康,但薯條未必?

馬鈴薯健康,但薯條未必——研究揭示關鍵差異
馬鈴薯是美國人最愛的蔬菜之一,人均年消費量接近50磅。然而,雖然馬鈴薯本身營養豐富,但它的「炸物版本」——薯條——可能對健康不利。
根據哈佛公共衛生學院近期發表於《英國醫學期刊(BMJ)》的大型研究,每週食用薯條三次與第二型糖尿病風險增加約20%相關;但其他烹調方式如水煮、烘烤、甚至薯片,則沒有同樣風險。
專家指出,馬鈴薯富含纖維、維生素C、鉀和維生素B6,若保留外皮,營養價值更高。不同品種如紫薯、地瓜等還富含抗氧化植化素,有助抗炎與腸道健康。
薯條不健康的原因主要在於加工與烹飪方式。多數市售薯條為加工產品,含有多種添加物和反式脂肪,再加上高溫油炸與高鹽,容易造成熱量與飽和脂肪攝取過量。此外,搭配漢堡與含糖飲料更使整體飲食品質下降。
要將馬鈴薯納入健康飲食,營養師建議以下幾點:
自行烹調:蒸、煮、烘烤取代油炸;
保留外皮:保留纖維,提升飽足感;
控制份量:每餐以拳頭大小為限;
先煮後冷藏:增加抗性澱粉,有助血糖穩定;
自製薯條:使用氣炸鍋、少量油與調味,自製更健康。
總結來說,馬鈴薯不是壞東西,但薯條卻值得節制。選擇健康烹調方式,馬鈴薯可以是營養又經濟的飲食好選擇。

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Send this to a fri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