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KAZN AM1300 中文廣播電臺     
無事不登三寶殿

牙科專家希望你做的5件事,幫助維持牙齒與牙齦健康

牙科專家希望你做的5件事,幫助維持牙齒與牙齦健康

口腔健康對整體身心健康至關重要。牙齒和牙齦的問題不僅會加劇口腔症狀,還可能讓你更容易罹患慢性疾病,甚至提高罹患失智症的風險。

透過良好的口腔衛生、定期看牙以及一些生活習慣的改變,你可以改善自己的口腔健康。以下是五項能幫助你維持牙齒與牙齦良好狀態的建議:

1. 刷牙時使用正確的技巧

不論是利用震動與旋轉清除牙菌斑的電動牙刷,還是透過聲波震動潔牙的款式,研究顯示,電動牙刷比手動牙刷更能有效去除牙菌斑、減少牙齦炎。

不過,關鍵可能不在牙刷,而在於「使用牙刷的人」。只要技巧正確,手動牙刷也可以非常有效,尤其對那些更習慣使用它的人來說。

2. 刷牙後不要馬上漱口

社群媒體上的健康達人近期挑戰了大家的刷牙方式。他們建議: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後,吐掉泡沫,但不要漱口。

牙科專家也贊同這點。他們建議每天至少刷牙兩次、使用含氟牙膏,以預防蛀牙。他們表示,不漱口可以讓氟化物停留在牙齒表面,提供額外保護。若一定要漱口,建議只用少量水、輕輕漱口,或延後20分鐘再漱。

3. 學會正確使用牙線

牙科專家建議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線,最好是在睡前。目的是在食物殘渣與牙菌斑(這是一種含細菌的黏膜)造成破壞之前,從牙縫與牙齦下方清除它們。

雖然有些人對牙線的益處存疑,但部分研究顯示,牙線加上刷牙在減少牙菌斑與牙齦炎方面比單靠刷牙效果更佳。專家指出,牙線的使用方法、時機與頻率對口腔健康都可能有關鍵影響。正確使用牙線能去除牙菌斑,有助於預防蛀牙、牙周病與牙齒骨質流失。

4. 避免過度飲用低pH飲料

低pH值(也就是較酸性)的飲料,長期攝取會侵蝕牙齒琺瑯質,尤其當你攝取頻率高或份量大時。

一般飲用水的pH值為7(中性),而咖啡大約是5,檸檬汁是2,胃酸則約為1。

飲品的 pH 若低於4,即屬於「侵蝕臨界值」以下,會提高牙齒受損風險。2016年的一項研究測試了近400種飲品,發現多數運動飲料、汽水、果汁、果味飲料與調味水的pH值都低於4,甚至不少低於3。

偶爾喝一次酸性飲料並不會造成嚴重問題,但若每天多次飲用,風險就會升高。

那麼氣泡水的表現如何?研究中測試的兩款無調味氣泡水,pH值皆高於4:S.Pellegrino 為4.96,Perrier 為5.25,侵蝕風險較低。

但如果加了檸檬等含檸檬酸的口味,pH值就會下降。例如:Dasani 原味水的 pH 為 5.03,而 Dasani 檸檬水的 pH 則降至 3.03。

5. 不要咬冰塊

咬冰塊會讓牙齒出現微裂紋,稱為「瘋紋」,可能逐漸擴大並導致斷裂。專家指出,這樣的行為也會讓原本已脆弱的牙齒碎裂或斷裂。雖然琺瑯質是人體最堅硬的組織,但若經常咀嚼堅硬物質,依然會受損,而冰塊正屬此類。

咬冰是一種「口腔非功能性習慣」,和磨牙、咬唇、吸拇指等動作類似,這些行為極為常見,約90%人口都有其中一種,往往與壓力、焦慮或其他情緒因素有關。

這些習慣可能造成牙齒與牙齦的永久性傷害,拉扯牙齒與齒槽骨間的韌帶,引發流血、牙齦退縮與骨質流失等問題。

Previous Article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Send this to a friend